发布时间:2023-02-12浏览次数:801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 李双南)近日,2023年北京高校师生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双百行动计划”,进入收尾阶段。该计划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展,从北京市高校中选拔青年教师社会调研团队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展调研实践。该计划旨在通过调查研究、理论宣讲、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基层,自觉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实际行动助力新时代首都发展。
其中,由北京城市学院张文潇副教授、张会莹副教授带队的“大都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调研组,选取北京市12个区为调研点,开展为期5个月的田野调查,实地探访25家社区养老驿站。为提高调查有效性,调研组针对老年人养老需求设计访问式问卷,用偶遇抽样的方式进行发放,共回收133份有效问卷。
基于调查,北京城市学院张文潇副教授指出,北京市积极应对老龄化,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打造合作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三边四级”精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发挥养老服务驿站基础性作用,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建设养老家庭照护床位,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四是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工作,走可持续养老服务之路。
张文潇表示,在调查中发现,北京市在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亦遭遇困境,包括服务管理方单向负责成本高,双向沟通不充分;服务输送方主体性欠缺,专业性不足;服务受益者生活习惯扎根深,信任关系难建立;服务评估方专业性不强,综合性不足等。对此,她认为今后可从五个方面进行改善。一是加强部门合作,明晰权责关系;二是注重“兜底”,兼顾“多样”,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分层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强化养老服务力量,动员各类主体参与;四是推进智能化养老,完善适老化改造服务,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五是警惕“泛技术化”,评估要有“精度”,也要有“温度”。
该项目骨干、北京城市学院研究生彭宇菲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切入点,从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定、审核机制,驿站层面运营与管理,老人的消费观念等角度,指出政府需要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以保证养老政策实施平稳,并建议驿站运行方立足老人的实际需求,建立“专业人才+当地居民”新型上门探访模式等。
据悉,今年北京城市学院青年师生依托“双百行动计划”共开展实践调研54次,参与人次达170人次。(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11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第31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评选结果发布会。
中国人大新闻奖是全国性奖项,设立于1991年。本届评选中,来自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网络新媒体和人大报刊的304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67件,二等奖103件,三等奖130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要负责同志在评选结果发布会上表示,各主要媒体、各级人大、广大长期从事人大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深入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宣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充分报道在党的领导下的人大工作,为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作出积极贡献。新时代新征程,稳中求进推动人大新闻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坚定历史自信、制度自信。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持之以恒宣介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从小切口出发,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深入人心。要守正创新讲好人大故事,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加强立法全过程宣传解读,积极报道监督工作进展,生动展现代表履职风采,增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合力。
在今年的获奖作品中,有的作品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与人大代表共商国是的生动场景,例如电视消息《(总书记与我们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有的作品深入宣介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例如通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民主基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述评》;有的作品系统阐释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例如系列评论《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要讲话》;有的作品生动展现人大工作新进展,例如通讯《全国人大常委会这些“首次”的背后》;还有一批反映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实践和代表履职情况的优秀作品获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