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3浏览次数:554
中新网崇左11月27日电 (陈桂梅 梁文高 黄艳梅)近日,走进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明江镇双龙村黑皮冬瓜种植基地,只见一个个饱满硕大、油绿发亮的冬瓜成排地悬挂在竹架上,瓜农们忙碌地采收、搬运黑皮冬瓜,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农忙景象。
图为村民在采收黑皮冬瓜。陈桂梅 摄
“这瓜长得真漂亮,一个瓜不少于40斤。”正在瓜地里采摘黑皮冬瓜的村民黄秀莲说。
图为村民在采收黑皮冬瓜。陈桂梅 摄
“今年冬瓜行情还不错,平均每斤收购价格在1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比去年略高。”宁明县桂湘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旦宣语说。
图为村民在采收黑皮冬瓜。陈桂梅 摄
明江镇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种植黑皮冬瓜。2022年1月开始,旦宣语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黑皮冬瓜。该基地通过流转土地和提供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相关产业,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一个个饱满硕大的冬瓜成排地悬挂在竹架上。陈桂梅 摄
与传统种植方法不同的是,旦宣语种植的冬瓜采用“吊种”技术,个头大、品相好。“冬瓜传统种植一亩地只能种400株左右,冬瓜吊起来能种到700余株。冬瓜被吊起,不会接触地面,既有利于采光,又避免了冬瓜‘白肚皮’现象产生,结出的瓜营养成分高,口感好。”旦宣语说。
图为村民在搬运黑皮冬瓜。陈桂梅 摄
据旦宣语介绍,冬瓜亩产达2万余斤,亩产值2万元左右。冬瓜种植周期短,4个月即可成熟,瓜肉细腻嫩白,味道鲜甜可口,而且储藏时间长,耐运输,深受采购商和消费者喜爱,该基地冬瓜主要销往山东、黑龙江、广东等地。
图为村民在搬运黑皮冬瓜。陈桂梅 摄
冬瓜的播种育苗、整地定植、肥水管理、搭架整蔓、扭秧搬运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每天有80至100余名村民来到该基地帮忙打理冬瓜。“我们明年计划扩大规模种植。”旦宣语说。
图为饱满硕大的黑皮冬瓜。陈桂梅 摄
“一天来地里只需要做工8个小时,每月收入有2500元左右,工作轻松又能挣钱。”双龙村村民刘敏雄说。
图为黑皮冬瓜种植基地。陈桂梅 摄
近年来,明江镇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土地流转优势,以“政府+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等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种植大户或企业到村里发展蔬菜、水果等种植以及特色养殖业,有效促进产业基地“以短养长、效益加倍”,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完)
中新社贵州榕江11月27日电 (记者 袁超)11月25日至27日,英超和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代表赴“村超”举办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进行为期3天的考察交流,旨在推进英超和“村超”之间的合作。
2023年夏天,中国贵州省榕江县的乡村足球联赛火爆网络,短短几个月便收获超480亿的流量,实力“出圈”。
资料图:2023年6月10日晚,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足球赛火热进行。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村超’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份纯粹,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去热爱。”站在“村超”的球场上,英超联赛版权与内容总监(中国区)胡兆衡又回想起2023年7月第一次亲临现场的激动心情。她表示,英超的专业性结合“村超”的民族文化和“村味”,能让参赛选手和观众尽情享受足球这项运动。
在为期3天的考察交流中,英方代表分别到榕江县古州二小、高排小学以及榕江三中等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榕江县足球教育状况,并在“村超”球场现场观摩了一场“村超”球队的比赛。
“在保持平时训练和注重足球技术提升的同时,更要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中国区足球发展高级经理Warren Leat在与榕江县新中村球员互动时说,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方式,特别是对当地年轻球员能力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帮助。
通过考察交流,英超和榕江县计划从培养足球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等方面着手,提升“村超”球队的整体水平,推动榕江县足球教育的发展。双方还将在2023年12月开展“学转英超”项目,即借助英超的培训团队的专业知识和力量,把发展基层足球的运动和管理俱乐部的方法和经验传递出去。
贵州“村超”运营管理负责人彭西西说,通过双方的合作和交流,有望进一步提升榕江县的足球教育水平,推动“村超”球队的比赛质量,为中英两国的民间交流搭建一座足球友谊之桥,为榕江县的足球教育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