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2浏览次数:690
中新网约翰内斯堡11月27日电 (记者 王曦)针对南非经济发展情况,当地时间11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约堡分行方面分析指出,2024年南非经济走势将呈现缓慢恢复性增长态势。
对此,建行约堡分行行长骆梅炜指出,当前南非经济发展主要面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旷日持久的电力危机,以及外国人申请签证难等问题。加之国际因素共同影响,近几年南非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疫情以来上下起伏比较大,这导致南非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此前,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世界权威机构预测,2024年南非的GDP增长率将达到1.36%。对此,骆梅炜表示,该行综合分析认为,明年南非GDP增长达到1.36%的可能性有60%,经济整体将呈现缓慢恢复性增长态势,并具有低增长、高通胀、高债务、高利率的“一低三高”特征。
骆梅炜指出,在此情况下,中南关系的持续发展有望对南非经济起到极大提振作用。例如两国建交25周年,金砖峰会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都成为今年有利于南非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即将到来的2024年,对于中南两国来说,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数据显示,基础设施、新能源、科技创新、数字化等领域,将是中南经济合作交流的主要方向。
此前,在建行约堡分行举行的中资企业客户答谢会上,骆梅炜强调,根据南非以及非洲的经济走向,该行在2024年的经营策略将是本地化和服务“走出去”并重,力争开拓更多“中国元素”业务,以帮助更多中资企业与南非经济各领域展开合作,助力两国经济共同发展。(完) 【编辑:张奥林】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曾玥)“讲中国故事,不止是领导的事,也不只是外交官的事,而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中国前驻英国大使刘晓明26日在北京说,“可以讲大故事,中国的变化,也可以讲小故事,家乡、身边人的变化。讲好中国故事依靠每一个中国人。”
当日下午,“让世界听到新时代中国声音——刘晓明大使读者见面会”在北京图书大厦举办。刘晓明以其著作《大使讲中国故事》《尖锐对话》为基点,结合自身驻外生涯和外交工作,与广大读者分享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经验和体会。
11月26日下午,“让世界听到新时代中国声音——刘晓明大使读者见面会”在北京图书大厦举办。(中信出版社供图)
刘晓明指出,当下我国面临着尖锐复杂的外部舆论环境。一方面,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社会期待听到更多中国的声音。另一方面,国际上的反华势力想方设法地阻挠中国发展,编造各种谎言、谣言,污名化、妖魔化中国形象。
对此,刘晓明深感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担任驻英大使期间,他曾发表700多场演讲,在主流报刊撰文170多篇,接受主流媒体采访170多次,积极开展公共外交。
见面会上,刘晓明形象地把演讲、撰文比作“小考”,记者会是“中考”,电视和电台采访,尤其是现场直播采访则为“大考”。
他坦言,每场“大考”,都是一次“高难度、高强度、高烈度”的博弈。为何不惧困难接受“大考”?刘晓明表示,电视直播采访时效快、受众广、影响大,可以第一时间发出中国声音,澄清事实,批驳谬误,抢抓话语权。同时,现场直播直观、生动,避免西方媒体断章取义,篡改杜撰,歪曲报道。
应对西方媒体,刘晓明笑称自己的“秘诀”在于“三套武器”——“长矛、盾牌、匕首”。“长矛”用以主动出击,积极发声,向西方民众讲述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内外政策;“盾牌”用以应对攻击、刁难,警惕对方“设陷”;“匕首”用以巧妙反击,善用反问,掌握对话主动权。
持节英伦11年间,刘晓明的足迹遍布英伦三岛,交往的对象上至女王、首相,下至中小学生。“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是他总结面向英国各界人士讲述中国故事的十二字经验。
基于此,刘晓明提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斗争意识、大局意识等“五种意识”,需要提高公共外交能力、政治敏锐力、交友能力、沟通应变能力、备战能力、调研能力、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利用外媒的能力、外语能力及学习能力等“十种能力”。
刘晓明进一步说,每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人都是中国形象的代表和中国声音的传播者。“外国民众可以从你的言行举止中看到今天的中国,也期待从你这里了解中国的情况,听到中国的故事。所以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完)